相由心生---姚鸣京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

发表时间:2020-02-15 00:00作者:人民艺术

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

  本网讯(王伟欣 2016年4月9日下午14时,“相由心生---姚鸣京艺术展”在中国美术馆开幕,此次展览由艺术史博士于洋策划,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、著名批评家殷双喜担任学术主任,中央美术学院、中国美术家协会、雅昌文化集团主办,山东师范大学协办,得到了中国国家画院、中央文史馆画院、李可染画院、赛伯乐投资集团等机构公司的支持

开幕式现场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徐里致辞

开幕式现场艺术家姚鸣京致辞

开幕式现场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致辞

开幕式现场学术主持殷双喜致辞


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胡伟

      姚鸣京教授1959年生于北京,祖籍江苏无锡,师承卢沉、周思聪先生,擅长山水、人物,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,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、硕士研究生导师、李可染画院副院长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美协美术教育艺术委员会委员。作品《暮晚山村》入选全国青年美展,《祖先的传说》入选全国第七届美展。此次展览是姚鸣京教授从事美术创作、院校教学34年来,首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,展览分为构成创作山水、写生、禅意山水等三部分,呈现姚鸣京教授从艺34年来的探索和实践。

活动现场艺术家姚鸣京与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、中央美院教授殷双喜交流

活动现场艺术家姚鸣京与观众合影

 活动现场

     姚鸣京的山水画,曾深受李可染的影响,重视“写生创作”——即以创作的态度写生,强调对现实景观的加工和理想化。90年代前期,鸣京的观念、画法和风格逐渐发生了变化,转而“追求内在的渴望与反省”。这一变化主要源于两个因素,一是他以“居士”(信士)的身份体悟禅修,每日吃斋打坐,开始了一种内省性的人生;二是他在卢沉画室研修水墨构成,接受了卢氏“要自由创作”、“要从模拟现实中解脱出来”的艺术思想的主张,决定寻找一条能够表现自己内在情感、在形式上也有自己特点的路,他以水墨构成的眼光分析传统,抓住从董其昌到石涛的“画禅”要义,一方面用董其昌一类半抽象的符号图式取代写实图式,一方面发扬石涛打通庄禅“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”的精神,努力表现“内在的渴望与反省”,力图把笔墨和构成结合起来,以描绘自己的山水心像和山水之梦。

接受媒体采访

活动现场观众在观看作品(一)

活动现场观众在观看作品(二)

     策展人于洋在谈到姚鸣京教授的创作时表示:“在某种意义上,二十世纪中国山水画最为鲜明的衍变,是从笔墨个性到图式个性、形式个性的转型,其间贯穿古今不曾易改的是对于造化境界与个人意趣的追求。这种转型的背后,有现代人对于山水自然乃至山水文化的新近理解,也有时代风貌与信息传播的推波助澜。由此,图式风格的个性化趋向,常常成为分辨不同山水画风与审美趣味的重要依据。在当代中国画坛,姚鸣京先生的山水画,即十分典型的呈现出这种气象。山水画创作、教学与研究对于他而言,既是观察自然万物、认识世界的通道,更是直面内心、修禅悟道的方式,以至其画中山水之间,也蕴涵着如其人一般的性情格趣,澄明而热忱,真挚而达观。

作品欣赏(一)

作品欣赏(二)

作品欣赏(三)

作品欣赏(四)

     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以将姚鸣京教授的作品称之为“梦境山水”:“纵观姚鸣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山水画作品,可以看到他致力于东方与西方、传统与现代、自然与理想的融合,在中国画的精神内涵与形式语言上都独辟蹊径,创造了一种可以称为‘梦境山水’的视觉图式。这种图式既有别于传统的隐逸山水,也有别于当代的新文人画和实验水墨,构成了姚鸣京自己的艺术面貌。”

     

研讨会现场


| 相关机构
人民网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中国美术家协会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北大文化书法网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北京正德书画院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环球文化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作家网
光明网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中国书法家协会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中国美术大观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中国艺术收藏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贸讯网
人民艺术微信公众号
联系电话:131618660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