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世之作《矾楼夜市》——被誉为当代传世名画,堪比十大传世名画

发表时间:2021-05-30 10:45

中华五千年文化传承,遗留下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书画艺术,其中最为惊艳的作品莫过于《清明上河图》,《洛神赋图》等十大传世名画。在当今书画艺术中,能与之媲美的艺术家作品寥寥无几,而在早年间艺术家张孝友创作的《矾楼夜市》作品被媒体称之为惊世之作,其作品绘画技法功底堪比十大传世名画,誉为当代传世名画。

  张孝友,浙江宁波人,1935年生于上海,195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,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教授。

  幼秉家学于文史诗画金石深有造诣。80年代后专攻中国工笔画,其白描《敦煌礼佛图卷》等多种为国内外广为流传,国外多有美术馆专藏。其工笔山水、楼阁界画、人物画,结构宏大有气势魄力,又精细入微,传统功力深厚,结合西画明暗色彩及透视学,融贯中西。其主要作品有《吴苑宫观图》、《阆苑避暑图》,山水画《李白秋浦高会》、《洞仙歌》,人物画《清平乐》、《八仙过海》及长卷壁画《春江花月夜》、《成吉思汗征战图卷》、《南乡旧梦》等。其代表作《矾楼夜市》被多种媒体誉为惊世之作、数十年所罕见。

(张孝友《矾楼夜市》120cm×240cm 绢本 1994)

  樊楼的名称,有矾楼、白矾楼和丰乐楼等。

  北宋的东京开封城中,靠近皇宫东华门外有一处著名酒楼——矾楼。宋代的樊楼原是专为皇宫用明矾加工纸、绢以利于书写的工场。人们习惯叫它矾楼。后来被改建成一座饭店,改为“丰乐酒楼”,但人们仍沿旧习,以致后来许多文学作品中仍称之为“矾楼”。《水浒》《三言二拍》《李师师传》中皆有之。

(张孝友《矾楼夜市》局部)

  首次建造樊楼的时间,未见史书明载。可以肯定的是,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在上元节巡行之时,就经过樊楼,停在这里观看杂戏。宋代官修档案《会要》完整记录了宋太祖在开宝七年(974年)正月十四日巡幸大相国寺的过程,明确提到了他在“白樊楼观杂戏”。根据这一则官方记录,我们能够确定,早在974年,樊楼就已经存在,并且是东京城内的一处热闹场所。宋徽宗宣和(1119年-1125年)年间,樊楼进行了扩建。

(张孝友《矾楼夜市》局部)

  据宋代《东京梦华录》一书中记载,该酒楼的形制是:宏伟的建筑群由一座中心楼和四面各一座三层的楼相向而立,楼的各层之间都有飞桥相连通。有百步主廊,廊上有数百名歌舞乐伎,表演和侑酒,楼间院子有花木,周围两廊有小阁子,官私名酒、水陆珍肴兼备,就是深夜也不停业,可同时容纳千名客人宴饮。每日所用白银在六万两以上。矾楼夜市灯烛映照,如同白昼。

  当时汴京有正店七十二、脚店三千家之说,矾楼当推正店之首,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酒楼之冠。

(张孝友《矾楼夜市》局部)

  《矾楼夜市》是张孝友最早创作的“界画”作品之一,此画虽是以两年之功完成,但实际上却是张孝友酝酿近五十年之后的创作。早在张孝友二十二岁时,他就发表了第一篇关于《清明上河图》美术理论与文史考证的论文,受到当时美术史老师王逊的赞许,由此开始近五十年对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史论研究,并开始构思这幅《矾楼夜市》,直到退休之后,在环境条件充足的情况下才将它创作出来。

  《矾楼夜市》吸收了《清明上河图》里面人、景、物三者交融的关系,张孝友创造性地将他在油画创作中的技法融入到界画作品之中,运用焦点透视法以及明暗处理的绘画方式,远近建筑重叠达七个层次,大小不同人物460多个,身份、神态一丝不苟,十分动人。突破了界画在艺术史中给人留下的缺陷印象。树立了属于他自身创作风格的“新”工笔界画。

  公元1127年,金军攻陷汴京,一把火将樊楼烧毁,因为当时鲜有关于樊楼的绘画作品,所以,能够留给后人的只有文字的描绘,而张孝友就是根据这些描绘,创作出了这幅《矾楼夜市》开创了“新”工笔界画的先河。


| 相关机构
人民网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中国美术家协会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北大文化书法网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北京正德书画院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环球文化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作家网
光明网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中国书法家协会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中国美术大观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中国艺术收藏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贸讯网
人民艺术微信公众号
联系电话:131618660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