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舍在兰州

发表时间:2020-02-15 00:00作者:人民艺术

文/高羔

抗战爆发以后,老舍辞去教职,于1937年奔赴武汉,冯玉祥将军为此以他的“丘八体”写了一首诗:“老舍先生到武汉,提只提箱赴国难;妻子儿女全不顾,蹈汤赴火为抗战!老舍先生不顾家,提个小箱撵中华;满腔热血有如此,全民团结笔生花!
1938年7月中旬,九江沦陷后,武汉危在旦夕,老舍又随“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”迁往重庆。老舍先生正是以极大的热情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,为团结和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参加抗日活动做了不少工作。1939年,文协组织作家战地访问团分南、北两路奔赴前方慰问劳军。时任文协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的老舍,与王平陵、胡风、姚蓬子等参加了慰劳团。
老舍参加的北路慰劳团于1939年7月28日从重庆出发,途经成都、绵阳、剑阁、广元、汉中、宝鸡、西安、潼关、洛阳、南阳、榆林、延安、平凉、兰州等地,路途18500里,12月8日返渝。因正值烽火漫天的抗战时期,文协没有钱,老舍出发时只穿一件灰不灰、蓝不蓝的中山装,被友人笑为“斯文扫地的衣裳”。老舍随北路慰劳团劳军慰民,察访战时国情。
老舍此行在甘肃的大致行程是:“10月1日离西安,10月4日抵甘肃平凉;10月5日到通渭,10月6日达兰州,活动7天,其中10月11日去榆中的兴隆山;10月14日抵青海西宁,活动5天;10月19日抵甘肃永登。10月20日到武威;10月23日经永昌返回兰州,活动5天。”
从老舍的这段行程中可以看到,老舍不光到过兰州,而且往返两次兰州,并且来时还在兰州活动7天。可是遗憾的是,对于老舍在兰州的活动,文字记载颇少。只有李恭先生所著《文史别记》中有对老舍在兰州到甘肃学院演讲的一段记载:“二十八年国庆节后二日在甘院作公开讲演。大意谓“文艺”之产生者为“人”。自抗战开始以来,文艺作家皆站在一条线上,故作品颇有可观,抗战歌曲之普及全国,即为明证。次谓扮演戏剧,一言一动,当因地制宜;且其写作,须经长久之时间,断无草率从事以名世者。次谓写小说,不可蹈空,贵在描写现实。末以精当之言论忠告青年作家曰:不可为理论所拘束,宜抒真情感,完成新文艺,愈通俗能生效。”
李恭先生是甘肃甘谷人,他是章太炎的学生,并与著名画家钱松岩,以及学者顾颉刚、梁漱溟相友善。李恭在文中所说的“国庆节”应是指民国年间为了纪念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所设立的国庆节,国庆节后二日当为10月12日。文中所提到的“甘院”即甘肃学院,为兰州大学的前身,旧址在萃英门内,即今兰医二院附近。
李恭先生一生勤于笔耕,对于他所创作的《文史别记》的《后记》评价道:“作于1940年前后,其时正是抗日战争的国难时期,作者对日寇侵略的愤慨之情,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心,于条记中时时见之。所论文、史,取用宽闳,广征博引,不袭旧说,不阿时好,往往见解独到,每创新意,自有其一定的学术价值。”
这也是老舍在兰州仅有的一段文字记载。此外,老舍先生在兰州还给重庆的友人写了一封信,信中写道:“弟已于10月7日到达兰州,停四日,即赴西宁与凉州。”他对兰州的文艺现状似不太满意,信中写道:“兰州文艺界无所建树,颇须打气加油。”当然对于兰州工作的开展他还是满怀希望的,信中又接着写:“榆林、洛阳、兰州急须成立通信处,都是有人无援,一经总会鼓励,必能有所成就。”要改善目前的现状,他呼吁:“各地缺乏图书,‘文协’应努力谋供给之方。”老舍先生的这封信曾刊登在1939年10月25日的重庆《时事新报》副刊“文座”第13号上。
老舍先生的此次慰劳之行历时近半年,行程两万余里,历经川、鄂、豫、陕、宁、青、甘、绥等十余个省市、五个战区,可谓遍及了小半个北中国的一次长征。当然这一路不仅山高水长,而且险象环生,老舍先生经历了三次死里逃生险境。
当然,收获也颇多,老舍回到重庆后,写了长诗《剑北篇》,诗中描述了一路所见所闻,及感想,可是遗憾的是只写到华山,华山以西并未述及。另外,老舍先生自西北回渝后,还写了一篇论文《归自西北》,文中舍充满感情的论述:“从富源,从历史,从国际路线,从时局,从民族与宗教,这几方面来看,我们都应当立刻矫正一向对西北的误解与望而生畏的态度。而且,特别值得我们注意与兴奋的,便是在抗战中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新西北。”“相信西北是大有可为的,必须——而且必能够——开发的地带。”因此,他倡议有识之士“注意西北,到西北去。”他认为,“建设的心理已在西北存在,人才,还差得很多。那才是西北的真正问题。”
此外,老舍还写有《西北是块宝地》一文,刊登于1940年7月1日由浙江金华建国出版社出版的《建国月刊》创刊特大号上。从老舍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,老舍通过抗战劳军的西北之行,从而喜欢上西北这块热土,他心系西北,对西北充满了热情与希望。
时光已过去70余年,老舍的足迹就像一枚戳记一样,盖在这片热土。同时,也可以看到,老舍作为一代文学大师,他的作品都是他深入生活,握着勤奋与执着的笔,创作出来的。当然,他并不是一味的埋头创作,他心系国家,全身心的投入到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当中,所以他的作品将长久的驻留在中国人的心中。(来源:兰州日报)



| 相关机构
人民网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中国美术家协会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北大文化书法网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北京正德书画院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环球文化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作家网
光明网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中国书法家协会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中国美术大观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中国艺术收藏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贸讯网
人民艺术微信公众号
联系电话:131618660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