恺恺君子情 |  徐悲鸿名作《汤姆斯总督肖像》

发表时间:2022-05-09 17:31


现收藏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《汤姆斯总督肖像》,是徐悲鸿1939年在南洋举办抗日筹赈画展时所画,这幅经典的传世之作的诞生,既承载了一段烽烟岁月的历史,也见证了一份战火纷飞中的恺恺君子之情。


珊顿.汤姆斯总督是英国海峡殖民地的第25任总督。英国海峡殖民地总督是殖民地时期英国派驻海峡殖民地的英皇代表。1826年,英国东印度公司将新加坡、槟城和马六甲三个辖地合并成海峡殖民地,并设海峡殖民地总督一职,代表英皇统治殖民地,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日军占领了海峡殖民地,总督之职也随之被废。


汤姆斯总督于1934年9月上任,到1946年3月离任,是少有的任期超过7年的海峡殖民地总督。1941年12月8日,日军偷袭珍珠港,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。日军从马来半岛长驱南下,新加坡局势岌岌可危,作为海峡殖民地政府首脑的汤姆斯总督召见陈嘉庚等华人社团领袖,先成立星华抗敌动员委员会,全力支持政府抗敌,后又成立星华义勇军与民众一起,与入侵的日军浴血奋战。2月15日,新加坡沦陷,汤姆斯总督被日军俘虏,先囚禁在樟宜监狱,后转到“二战盟军战俘营”至1945年8月15,成为海峡殖民地日据前的最后一任总督。为了纪念汤姆斯在二战中对新加坡的贡献,新加坡金融区的珊顿道,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。


1939年,国内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相持阶段,徐悲鸿在多处目睹了国破家亡下国人的悲惨与苦难,热血男儿的他前往南洋,“尽其所能,贡献国家,尽国民一分子之义务。”用画展义赈的方式筹款支持抗战,并将义卖所得巨款无私地捐给祖国,作为第五路军抗日阵亡将士遗孤抚养之用,报效祖国。


1939年3月14日,“徐悲鸿教授作品展览会”在维多利亚纪念堂开幕,其画幅之巨构、题材之震撼、画技之精妙,即刻在新加坡引起轰动,海峡殖民地总督汤姆斯夫妇的莅临也把画展推向高潮。


45bac225d21a5b3adef334b6b61d8bb.jpg


汤姆斯总督对徐悲鸿的画作赞不绝口,对其绘画艺术佩服之至,便萌发了让徐悲鸿为他画肖像的念头,而此时英籍侨生公会,为了表示他们对英国政府的忠心,也有让徐悲鸿给总督画像的想法,于是由南洋华侨领袖林文庆和林谋盛出面,托请徐悲鸿给总督画像,侨生公会所支付的4000元画酬,也作为徐悲鸿一个筹款项目,而此笔画酬之高,突破了中国生存画家一切记录,令徐悲鸿深感自豪,他在给朋友的去信中写道:“此间总督自昨日起来弟处写像,全副披挂(另片),像高八尺;此画物价恐须破中国生存作家一切纪录(国币四千),弟将以半数助赈,一本初衷。此事尚未至发表程度(七月底方能写竣),惟先令良友知之为我喜耳。以后弟之版税不必付出(此次恐只有新加坡一处有卖出耳)”


1939年7月7日,徐悲鸿邀请汤姆斯总督前往江夏堂的百扇斋为其画像,这一天适逢“七七事变”两周年纪念日,徐悲鸿作诗《招魂两章》:一、恭奠香花沥酒陈,丕显万古国殇辰。显河耿耿凄清后,魂兮归来荡寇氛。二、想到双星聚会时,兆民数载泣流离。同仇把握亡胡岁,预肃精灵陟降期。其家国情怀,可见一斑。


江夏堂是徐悲鸿老友黄曼士的居所,也是徐悲鸿每到南洋的下榻之地。黄曼士颇喜中国扇面,收藏颇丰,故徐悲鸿给江夏堂起别名曰“百扇斋”,还题字:百扇斋,曼士聚扇不厌多,言百者举成数也。


一个政府首脑屈尊到一个华人绅士家,本是件震惊四邻的稀奇事,而这样的稀奇事,汤姆斯总督居然做了两次。


为汤姆斯总督像造像,徐悲鸿经过慎重考虑的,他请汤姆斯总督来了两次,第一次,画了总督的头部全身轮廓。第二次(7月9日),“复邀请汤姆斯总督到江夏堂再次写生,画在正稿的画布上。汤来时,画其头部。离去时,将其衣服挂在衣架上画身体。前后写生五次。”(徐悲鸿年谱,徐伯阳金山合编,艺术家出版社,1991年,p221)前后历时近两个月,8月底,汤姆斯总督的巨幅画像(九七英寸*五一英寸)完成。该像色彩鲜明,构思独特,是徐悲鸿的精心之作。他特别安排用环境交代人物。画面背景右边是根西式建筑特点大圆柱,表明总督来自西方,左边是一个中式镶背酸枝茶几,茶几上面放着总督的白礼帽,表明总督现处华人社会,周旁是一些种植热带植物的盆栽,上面是蓝色的云彩,整幅画综合新加坡地方的特色,烘托了总督身份与环境,画出了人物的个性。


汤姆斯总督对徐悲鸿为自己所作这幅匠心独具的肖像画很是中意。1939年9月14日,在维多利亚纪念堂隆重举行了《汤姆斯总督肖像》的悬挂仪式,有近百名星洲政要及商界名流出席了这一盛会。《汤姆斯总督肖像》与他之前的总督们的画像一起陈列在维多利亚纪念堂,倍受瞩目。而更为瞩目的是,历届总督的画像都是西方油画家所作,而只有汤姆斯总督的肖像,是唯一一幅由华人画家所作,这就是一种闻所未闻的荣光,也是徐悲鸿向世人展示的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。


而这种荣光更加印证了新加坡艺术界对徐悲鸿的认可与盛赞:“尤其是画人像为一时无两。画像最难传神,所谓传神阿堵,难之有难的事,可是徐教授对于这一点最有把握。”


5202203292.jpg


对于《汤姆斯总督画像》创作的背景、机缘和个中情感,徐悲鸿在《半年来之工作感想》一文中写道:“吾人既作客他乡,地主之厚谊隆情,不应漠然无所动于其中,尤以二十六年七七抗战以还,友敌之观念,益于吾人为关切。吾星洲之展,颇结识不少欧洲朋友,增加其对中国一切之兴趣。因之此间侨绅,委吾为坡督汤姆斯爵士写像,纪录其治绩,与其对吾侨众友惠之深,吾故欣然承命。平生半在江湖,颇多写并世豪杰之士,以汤姆斯爵士威仪风度言之,诚有如诗经所称‘恺恺君子’者,其受人之恳笃爱戴,盖有由也。英国对于我敌战争,虽守中立,但不能阻止其正人君子之反侵略之同情,不必伦敦可见,随处可见。而吾人四万万五千人,方在患难之际,对此同情,尤加珍视,无或疑也。”


对这幅画作,徐悲鸿也是很满意,他同这幅画像拍照留影。


“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。泥上偶然留指爪,鸿飞哪复计东西。”新加坡沦陷后,日军大肆抓捕屠杀抗日人士,徐悲鸿为抗日筹款,自然是难逃日本鬼子的屠刀,在好友的帮助下,藏好所携带的大量画作,绕道缅甸辗转回国,直到去逝,再也没回去过。


正如1926年黄曼士向南洋商绅推荐徐悲鸿时所说:“你们有钱有地位,可百年之后,还是默默无闻,惟有生前请名家画像,后代为研究名画,同时考据画中人物,能与名画一同留芳千古。”今天,当我们把目光凝注在《汤姆斯总督肖像》上时,那些沉寂的历史,那些尘封的人事,顿时鲜活而温暖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刘名(徐悲鸿纪念馆副研究馆员)


| 相关机构
人民网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中国美术家协会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北大文化书法网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北京正德书画院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环球文化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作家网
光明网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中国书法家协会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中国美术大观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中国艺术收藏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贸讯网
人民艺术微信公众号
联系电话:131618660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