喻建十:书法文化?还是文化书法?——读虞世南《笔髓论·契妙》

发表时间:2023-10-08 17:10

虞世南历经三代更迭而能善始善终,可谓难得的“完人”,唐太宗李世民称他“世南一人,有出世之才,遂兼五绝。一曰忠谠,二曰友悌,三曰博文,四曰词藻,五曰书翰”,从其传世书作上看,属于冲和圆融、含蓄温润一路,通篇溢发着地道的书卷气、君子风。如《宣和书谱》所述:“虞(世南)则内含刚柔,欧(阳询)则外露筋骨,君子藏器,以虞为优。”也正是在这种儒家所推崇的艺术观、审美观的作用下,虞世南在他的传世名篇《笔髓论》中也贯穿着深入笔髓的儒学思考,并将原本是“小道”的书学上升到“股肱之用”“鲁庙之器”的无上高度。在这种视角下,在这样的论调中,中国书法的文化层级被不断提升。

在虞世南《笔髓论》最后一节“契妙”篇中,更是直截了当地阐述了他对所谓“书法文化”的解读。

欲书之时,当收视反听,绝虑凝神,心正气和,则契于妙。心神不正,书则欹斜;志气不和,字则颠仆。其道同鲁庙之器,虚则欹,满则覆,中则正,正者冲和之谓也。然则字虽有质,迹本无为,禀阴阳而动静,体万物以成形,达性通变,其常不主。故知书道玄妙,必资神遇,不可以力求也。机巧必须心悟,不可以目取也。字形者,如目之视也。为目有止限,由执字体既有质滞,为目所视远近不同,如水在方圆,岂由乎水?且笔妙喻水,方圆喻字,所视则同,远近则异,故明执字体也。字有态度,心之辅也;心悟非心,合于妙也。且如铸铜为镜,明非匠者之明;假笔转心,妙非毫端之妙。必在澄心运思至微妙之间,神应思彻。又同鼓瑟纶音,妙响随意而生;握管使锋,逸态逐毫而应。学者心悟于至道,则书契于无为,苟涉浮华,终懵于斯理也。

虞氏首先将心神志气与书写效果搭建起因果关系,“心神不正,书则欹斜;志气不和,字则颠仆”。本来属于心理和精神层面的“心神”“志气”,之所以会同字写得是否欹斜颠仆勾连在一起,就在于虞世南看到了书法所具有的“超乎象外”的那种非艺术表现层级,却又对艺术表现产生重要影响的内因成分,所以他才会将形而下的“技”上升到与形而上的“道”相提并论,“其道同鲁庙之器,虚则欹,满则覆,中则正,正者冲和之谓也”,这哪里是在讲书法啊,分明是在谈哲学。


图片

梁启超致建霞书札


我们对古代书论稍微了解就会发现,将书法理论提升到哲学及文化层面的论述不在少数,很多话语如果掐头去尾“断章取义”,会明显体会到超越了书法的本体意义,比如前面所说的“然则字虽有质,迹本无为,禀阴阳而动静,体万物以成形,达性通变,其常不主”中的“禀阴阳而动静”,能够“达性通变”,又何限于翰墨?反观画论,伴随着文人画家的登场,虽然也有一些如石涛《苦瓜和尚画语录》那样充满哲学意味的宏论,但类似的言语似乎远不如书论这般丰富常见。

由此不由得联想到近年来对书法称谓的微妙变化,有关“书法艺术”与“艺术书法”的争辩好像已有定论,而前些年又有人提出了“文化书法”的概念,且不说倡导者的出发点何在,将书法置于文化背景下展开讨论与修炼,可以说是对传统书法本体的一种回归。

什么是“文化”?网络查询可知,“文化是相对于经济、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。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、传承、创造、发展的总和”,虽然人们常说不能完全以网络的解释为准,但对“文化”的定义应该基本准确。孙过庭《书谱》所说的“君子立身,务修其本”之“本”,正是对文化的一种承传与积淀。也正是基于此间考量,熊秉明更是直言:“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。”透过书法,我们可以准确而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,走进中国文化。


图片

鲁迅《题〈彷徨〉》


于是,问题就来了,如同“书法艺术”与“艺术书法”之别一样,“书法文化”与“文化书法”说的是一回事吗?显然,这词语的颠倒绝非无意为之,而是表明了书法与文化二者间的关系。

所谓的“书法文化”,首先要承认传统意义上人们对于书法的认知,然后是在此基础上的文化呈现。具体而言,那就要先有对既有书法的传承、创造、发展,然后再说文化的铺陈。如果书法不入时人眼,后面的文化延展也就无从谈及。从此角度出发,则类似于 “入古出新”也好、“碑骨帖韵”也罢的书写基本功的锤炼与突破就成为书法工作者们的首选项。能够“鼓瑟纶音,妙响随意而生;握管使锋,逸态逐毫而应”的前提条件,就是“池水尽墨”“退笔成冢”的苦苦临习。

反之,若站在“文化书法”的角度而言,则是否饱读诗书和满腹经纶就成为人们判别“写字匠”与“书法家”的首要标准,至于能不能写出如金刚杵般的线质,是不是见出书风的来龙去脉,就退而居其次了。因为“书道玄妙,必资神遇,不可以力求也。机巧必须心悟,不可以目取也”“铸铜为镜,明非匠者之明;假笔转心,妙非毫端之妙”,技艺层面的千锤百炼替代不了文化层面的神遇心悟,书写效果呈现出的“味道”比“功力”重要,即时性的自我情绪宣泄无法替代恒常性的人文素养溢出。岂但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,须知腹有诗书字亦佳。


图片

黄侃《跋翁方纲行书轴》


由此可见,二者因侧重点不同,产生了对于何谓书法本体的认知上的差异。其实作为书法而言,无论展现汉字构造之美、笔墨表现之韵,还是文化积淀之神,归根结底,都应该是书写者人文素养与底蕴的体现。要想成为一名名实相副的书法家,无疑还是需要有相应的学问与学识,也只有这样,书法才能成为有别于其他的独特艺术样式。

虞世南最后告诫我们:“心悟于至道,则书契于无为,苟涉浮华,终懵于斯理也。”让我们为了早日企及书法契妙之境,一起远浮华、悟至道吧!



图片

梁漱溟《寄长媳颂华书》


来源:中国书画报



| 相关机构
人民网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中国美术家协会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北大文化书法网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北京正德书画院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环球文化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作家网
光明网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中国书法家协会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中国美术大观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中国艺术收藏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贸讯网
人民艺术微信公众号
联系电话:131618660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