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详情

正德玉故事第五篇:预祝前程似锦,期待生活更美好

内容详情

正德和田玉研究中心

作品解读:
本件《指日高升》作品采用新疆和田玉籽料雕成。作品中有一幢书院,坐落在环境优美的半山腰间,当中有多位师生在传道授业或听讲受教。书院门前有一座小桥,桥上有一老一少两位古装人物,似是老师正与学生在探讨学问。老师用手指着天上的太阳,鼓励学生勤奋读书,冀望他将来有一天可以像太阳一样“指日高升”。“指日高升”是旧时官场预祝之词,意思是很快就可以升官,出自于明代学者程登吉的著作《幼学琼林·文臣》,原文曰: “代天巡狩,赞称巡按;指日高升,预贺官僚。
程登吉,明末西昌(今江西新建)一个出身卑微的农民子弟。江西新建是一个人文荟萃的“千年古邑”,享有“鱼米之乡”之称。作者小时候非常贫穷,村里人都看不起他,别人的鄙视就像是天空的阴云,但程登吉始终坚信:只要努力奋斗,就能实现目标。物质上的贫困,就像是天空的阴云,只要太阳出来,终会日出云散天地明。
程登吉所在的明代,由推翻元朝的草根朱元璋于1368年建立。朱元璋没上过什么学堂,完全靠自学成才,但他登基称帝后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与任用。建政后,朱元璋在全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,其中也包括科举制度的改革,目的在于选拔人才为国家所用。乱世出英雄,乱世之后的平民百姓由此也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,全社会也逐渐形成了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的风气。在这种的影响下,普通百姓家也尽力培养子女,希望自己的子女能通过科举跳出农门,出人头地。
“钦差”是一种临时官职,代表皇帝外出行使职权,通常担任钦差的都是皇帝非常信任的高官。不过“钦差”这一官名的正式使用是从明朝开始的,明朝的“巡抚”“巡按”通常就是所谓的钦差大臣,常以“钦差巡抚”、“钦差巡按”相称。“钦差大臣”经常代替皇帝微服私访,以考核吏治、探访民情或巡查疑难重案。获得皇帝特别授权的明朝钦差大臣权力很大,甚至有先斩后奏的权力。当他们在地方上遇到能力很强、有特别贡献的官员时,也可以代替皇帝直接予以升官。这些钦差常常为隐蔽身份而穿上平民服装秘密出行,下面的贪官污吏当然很害怕碰上微服私访的钦差,毕竟,一旦被钦差掌握了贪赃枉法的罪证,就肯定不会有好下场。而那些正派的清官,则盼望着能够遇上钦差,这样就可以直接向上面汇报真实的民情民意,在这个过程中,一些为民办实事的清官往往会受到钦差大臣的升官奖赏。明朝始于1368年,终于1644年,在长达267年的执政期间,钦差大臣的微服私访一直没有停止过。在整个明朝期间,钦差大臣的下访都是地方官员十分关注的话题。因此,下面的官员互相碰面的时候,往往喜欢拿这个事情开玩笑,并用“指日高升”来预祝日后官运享通。
“指日高升”不但是官场上预祝官员即将升迁的贺辞,也是民间百姓用来道贺的话。尤其是在一些酒馆、茶馆等公共场合,即使是一些普通老百姓,尽管没有做官的想法,但也喜欢用“指日高升”来讨个吉利。于是“指日高升”渐渐成为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美好期待,其中可谓寄托了劳动人民对富足生活的憧憬和向往。

寓意阐述:
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,自古以来老百姓都视读书考取功名为最好的出路。每一个成语都是一段历史故事。“指日高升”这个成语的背后同样有出处,有典故,而且早就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大众化的道贺用语。细细品咂“指日高升”这四个字,可知其寓意着每个人心中的美好期待,它也是我们中国人心目中对美好生活向往与憧憬的意象。
背景分析:
《幼学琼林》是程登吉的传世之作,它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。《幼学琼林》共分四卷,卷一又分为:天文、地舆、岁时、朝廷、文臣、武职。“指日高升”就是出自“文臣”里面的故事。“日”字本义为太阳,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古代,太阳在古人心目中拥有无比神圣的地位,充满了希望,洋溢着旺盛的上升的阳气,能量巨大。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,由于地域辽阔,各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也有所不同。因此,不同的民族,不同的地理位置,所形成的“指日高升”的具体寓意及其使用的语境常常也就有所不同。例如河北省武强县制作有题为《指日高升》的年画(武强年画是河北省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),其所表达的,主要是指老百姓对生活红红火火般的期待与祝福。当然,本件玉雕作品的寓意也涵盖了这样的期待与祝福。


| 相关机构
人民网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中国美术家协会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北大文化书法网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北京正德书画院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环球文化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作家网
光明网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中国书法家协会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中国美术大观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中国艺术收藏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贸讯网
人民艺术微信公众号
联系电话:13161866060